对于拜仁球迷来说,两回合交手6-0的比分完胜加泰豪门,甚至只出了六七成功力,这样的“强强对话”表现实在是让人在本赛季欧冠征程上士气昂然。而对于巴萨球迷来说,这一个晚上无疑是让人伤心的,球队不断的寻求改变却无法扭转一地鸡毛的现状,已经到了必须反弹的低谷。
应该说哈维作为年轻教练在新上任后的欧冠比赛展现了不错的大方向的战术感觉。本场比赛哈维排出一个名义的433阵型,安排阿尔巴和登贝莱搭档左路作为主攻侧,而是让中卫阿劳霍出任右后卫和边卫德斯特出任名义右边锋实质上这一路更侧重防守。右边路的偏防守的布置试图限制戴维斯的提速,另一边是希望通过名义突前的德佩作为反击中准前腰的拿球策动带动左路登贝莱这把尖刀前插帕瓦尔和乌帕的结合部,一定程度上想要反突击拜仁更为强势的右路,这一侧两边推进各自倚重登贝莱pk科芒,可谓是王牌对王牌。
本场比赛在安联球场,哈维的球队试图积极打出一定内容的高位压迫来争取出线主动权,不过这批球员执行起来是并不成熟。同时由于皮克作为核心的老化不再支持四后卫体系下长时间的前顶站位,以及巴萨中场退防时的缺陷,拜仁破解压迫并不算困难。可以看到,三中卫体系下两边中卫尤其是有肋部向前带球推进后出球发起的能力,这一次聚勒向前甩开德佩,右后腰德容的落位有些松散(绿色箭头为理论落位卡住肋部),而巴萨此时通过德斯特退守侧翼成第五后卫,阿劳霍的内收后组成三中卫下五人防线,一定程度上希望护住中腹来掩盖中场退防时的问题,右路特殊的布置也是说试图希望更好的限制戴维斯起速。
从静态图先看一看,黄色箭头是球员跑位,绿色箭头是传球线路。巴萨在反击中,就是图中近端德佩先是在中圈一带起到一个准前腰的作用,而登贝莱的起速前插拜仁压上后留下的纵深空间。
从动图中看的很清楚,巴萨的反击,中场过渡球的节奏还是很明快的,关键是得有前锋的前插跑位。德佩其实更喜欢回撤或拉边后的拿球策动,并不是真正的前锋,而登贝莱作为边锋参与推进同时无球前插,是巴萨这边唯一有真正威胁的点。问题是登贝莱终究是边锋,得分并不是边锋的主体工作,不可能指望边锋每一场都来一两个世界波远射。登贝莱这一次射门打飞,就是眼下巴萨球队整体缺乏稳定得分点的写照(没有好前锋)。
可以看到巴萨在左路的反击是有内容的。这一次德佩靠拢后的背身拿球策动登贝莱的高速前插,就是希望打击拜仁边后卫身后的空间以及乌帕横移后相对有缺陷,而这一次突破后的传中线路是非常理想,是巴萨本场最好的机会,可惜德斯特进入禁区后还是踢空了。
登贝莱在边路是有相当的威胁,甚至是不逊色于科芒,问题是登贝莱突破后传中,对应禁区里无人抢点。他作为球队进攻时唯一的实质威胁,到底会独木难支的。
反观是拜仁这边整体踢得是越来越从容,这一次戴维斯更是强势地边路一条龙生吃。德斯特身体上太吃亏完全被甩开,而阿劳霍的铲球吃到黄牌也是暴露了自己防守技术的缺陷,巴萨这一边照样是被打爆了。这一次,哈维战术的精心布置败给了球队整体人员的实力。
本场比赛萨内的表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方面萨内的世界波远射非常精彩,也的确和巴萨中场落位偏松,特尔施特根这一次表现偏差有关,另一方面,萨内分别错失了一次大半空门和一次单刀球的机会,也许是本该帽子戏法的。那么除了说可能的比赛太多一定程度上积累疲劳感影响了状态稳定性,其实也真实地反映出萨内现下的技术特点依然是偏向于边锋,不是真的前锋。至少接下来提升单刀球的效率是刻不容缓的。
另一方面,本赛季萨内打出数据的同时,穆勒和科芒的作用也是及其关键,本场比赛的胜负手就在于巴萨前提站位却无力限制穆勒和科芒,让拜仁推进后带起了整体优势。
可以看到穆勒这一次拉边后接高球一点,萨内拿下二点后传球直塞反插的穆勒,就是打击皮克眼下转身和横移严重缺陷和巴萨战术上站位前提要求的矛盾。穆勒的接应区域和接应方式灵活多样,巴萨做不到针对性限制也很正常。
这场比赛最为讽刺的一点是,随着阿尔巴的受伤下场,巴萨替补席上是只能把明格萨拉过来客串左后卫,却是要多次对位科芒和穆勒,真是让人细思极恐。作为巴萨近年来被提拔起来的最不可靠的青训之一,他的出场就是接连被科芒单兵打爆而后球队,同时第一个丢球成为穆勒的标准背景板。这名球员一没有力量优势,二没有速度优势,三没有技术优势的“三无球员”,竟然是在球队生死战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球队输的是一点都不冤。这一次明格萨先是一点解围没踢远,随后更是被科芒强势超车无情戏耍,连战术犯规的机会的没有。不知道巴萨这时候会不会后悔太过随意地放走埃摩森、菲尔波等球员。
我们再来看看萨内进球的这一个回合的具体过程。可以看到乌帕的长传向前发起很漂亮,科芒接高球一点后衔接转身向前的动作也是极为精彩,明格萨能做的主要是欣赏科芒的动作然后让科芒横向摆脱之后找到分球横向联系的机会,打到巴萨横向覆盖不足的痛点。
可以说,科芒在推进中的巨大价值匹配拜仁整体队形向前后多人进入禁区抢点的逻辑是完美工整的。巴萨输在什么地方?只是输在一个明格萨这样的“低水平球员”吗?巴萨有登贝莱,却连好前锋都没有,布莱斯维特的受伤是致命的,但巴萨真的是需要好好反思建队的缺陷了。
户口本策略(扩大化为语言区或本国联赛团体)本质是基于球队核心竞技文化的建构,背景是基于本国联赛和青训体系资源的相对丰厚、人脉和晋升渠道的相对熟悉以及内部引援的相对平价,是地区良性青训培养体系的一种延伸。培养本土球员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一是在于某些联赛和某些俱乐部在商业化大背景下过度地炒作户口本和身价注水,二是如巴萨这段时间作为的典型反例:把本土球员当做政治指标而全不顾竞技上的取舍。
其实这些年来,巴萨和拜仁都是同样在经历一个持续的更新换代过程,其中同样都是有顺利有曲折,同样有重磅引援的投入,也同样有球员发展失败的案例。那么为什么两家俱乐部的现状会差异到如此之大呢?
眼下媒体爆料巴萨冬窗再次准备清洗库蒂尼奥、明格萨、乌姆蒂蒂、德斯特等人,可谓是继续坚定进行着重建球队。可是重建球队不仅是在于清洗和推倒,更在于塑造的过程和新鲜血液的引入。巴萨这些年缺乏有价值的新鲜血液吗?至少离队的塞梅多、莫里巴、埃摩森、菲尔波、托迪博都曾经证明过自己至少有一定价值,但他们都走了。至少现在的佩德里、法帝、加维、尼科、阿劳霍也证明了球队的年轻人储备真的是很丰厚的。哪怕是登贝莱,依然也是那个少年不是吗?哪怕说巴萨所谓根深蒂固的美丽足球风格,近些年来也有引进过保利尼奥、博阿滕、比达尔的例子。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巴萨走至今天?还是说,当初不“赶走”苏亚雷斯和梅西会更好?
理性一些说,巴萨最严重的失误也许只是在今年的夏窗,不仅是“赶走”了梅西,更是在于同样赶走了格里兹曼、埃摩森、莫里巴等人,压制乌姆蒂蒂和朗格莱,这一系列操作,就为了扶持加西亚、明格萨和德佩等人?还是说引入阿圭罗就不用付工资?一个夏天,巴萨带来的外援更差,提拔的年轻人良莠不齐,俱乐部是真的在用心建队吗?还是说新的管理层上任三把火烧过头了?
拉波尔塔打造拉玛西亚品牌,加强加泰本土化利益的诉求是明显的。但是两个方面:提升外援质量帮助年轻本土球员成长;保证提拔的本土球员踢球水平下限。这两点,拉波尔塔今夏都没做好,甚至做的很糟糕。接下来的容错空间真的不大了。
向拜仁学习,作为榜样就可以看明白。拜仁培养德国球员,打造本土球员的标杆和形象,基米希和格雷茨卡作为新生代的佼佼者是被给予大力支持的。另一个例子,曾经的聚勒也是被给予过支持,但是随着伤病影响和球员自身发展的局限,拜仁也不会无限制地“照顾”。不论是弗里克还是纳格尔斯曼作为德国教练,对待自己的同胞和外援竞技上是一视同仁,聚勒眼下在竞争中不及卢卡斯、乌帕和帕瓦尔的态势很明显。
在德国优秀年轻球员数量有限时,拜仁会传承本土文化和牌坊,但不会盲目打造FC德国,保持了重磅资金投入引援和培养年轻球员的适度平衡,培养年轻人时更有耐心有计划(科芒、基米希、戴维斯、穆谢拉),部分不成功的案例也不会影响大局(桑谢斯、屈桑斯),属于正常的试错空间。在海因克斯和瓜迪奥拉时代后,可预见的是将会打造出一个弗里克-纳格尔斯曼的新时代。如何平衡好发展延续足球风格和理念与寻求变革创新之间的矛盾,平衡好打造核心功勋球员为常年“龙骨”与衰老期更新换代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一定试错空间内把握大方向的前进趋势(瓜迪奥拉-安切洛蒂-科瓦奇,姑且称之为变革时期。海因克斯-弗里克-纳格尔斯曼,是近些年德国足球相对完整的时间链。)拜仁给出了一个相对不错且大体完整的答案。这其中不少东西值得思考和借鉴。
“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对于球迷来说,一场场比赛已是最生动的见证。而对于一家俱乐部和其中上下的工作人员来说,苦与乐无非是好多故事。韶光终究易逝,今日你家楼起,他家楼塌本是极为寻常之事,正如那歌词唱罢“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纵然是浮浮沉沉沧桑过后,白纸上,不过徒留一丝喜悦或者忧伤。